【干货】2023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精华(上)

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黑色产业链、下游家电、汽车、机械、建筑、金融等行业客户,共同探寻行业和市场的新未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奉上的精彩干货,看重量级专家如何对钢铁市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解读,助力钢铁产业链参与者提前布局2023年。

2022年12月28日至12月30日,2023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在上海盛大召开。

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黑色产业链、下游家电、汽车、机械、建筑、金融等行业客户,共同探寻行业和市场的新未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奉上的精彩干货,看重量级专家如何对钢铁市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解读,助力钢铁产业链参与者提前布局2023年。

一、积极探索产能治理新机制。1. 解决行业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辅之以政府监管作用。2. 行业有必要建立一套可行的产能治理新机制,实现常态化的自律限产。3. 加强数据治理。4. 重点抓好联合重组,夯实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二、大力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国内审批明显加快。前10个月我国黑色金属矿固投累计同比增长33.2%,投资居采矿业之首。部分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目前已有6个重点铁矿项目开建,建成后可新增铁矿产能3000万吨。同时,协会也在积极开展基石计划的海外矿开发、废钢回收利用等其他工作。

三、全面推进极致能效工作。过去十年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绩,2021年行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了549千克标煤,较2012年下降了9%。2021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利引导钢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工业领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协会从上半年开始策划,并与国家部委多次汇报,形成了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计划通过三年的时间向行业提交技术目录清单、技术能力清单、政策清单,以及两个标准和一个数据治理系统的顶层设计方案与实施路径。

四、努力实现原燃料保供稳价。据协会统计,前11个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进口矿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6%,但仍处于高位,而炼焦煤成本上升29%,喷吹煤成本上升27%。铁矿石成本有所减少,焦煤成本明显增加,炼焦成本在生铁成本占比已经超过铁矿石。下一步,钢铁协会将继续推动形成煤炭产需平衡新机制,持续推进将焦煤列入动力煤等同管控的一体化平衡,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推动煤炭国际贸易自由化。同时,钢铁协会将组织专业力量就金融衍生品对钢铁行业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促进衍生品市场真正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五、积极开展钢材出口管理研究。2021年,国家分两次取消了所有钢材的出口退税。在限制初级产品出口的同时,企业反映高端产品要继续参与国际竞争。协会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企业诉求,建议鼓励高端产品出口、控制一般产品出口,避免“一刀切”,同时组织行业专家开展高端产品划分和税则号细分研究工作。在综合考虑国家税则体系现状、企业意见等因素的前提下,最终形成包含47个税则号的钢铁高端产品划分方案,并重点对出口数量较大、企业反映集中的5个税号(非合金镀锌板、合金热轧条杆/盘卷、合金热轧钢板/卷)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税号细分建议上报国务院税则委。29日税则委发布的公告显示,采纳了3个税号细分建议。下一步将不断完善钢铁高端产品划分方案,继续开展税号细分基础研究工作,为国家对钢材出口的精准调控打好基础。

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总体回升态势。主要可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力条件,首先中国经济韧性较强,以及今年偏低的基数效应;其次通过全球横向或纵向对比来看,未来预计约有5%左右的潜在增长潜力,相对较好;再次中国经济会议中明确提出要统筹短期和长期目标的衔接,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最后就是物价,我国通胀压力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有利于宏观政策的发力。

经济回升的幅度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回升的幅度需要取决于预期改善程度。在明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步伐预计将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明年要逆势反弹,反弹之后还能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需寄希望于疫情冲击减退以后,私人消费和投资信心的恢复。重点有三个方面值得观察:第一个方面是房地产市场是否软着陆,第二个方面是新动能是否能够保持较快发展,第三个方面是民营经济的信心是否能够有效提振。

当然,要想推动经济整体性好转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除了行业经济及投资发展,还需要政策支持。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保持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上继续保持相对充裕的流动性,为总需求的恢复和重大风险的化解创造必要条件;结构上,要着力畅通传导机制。

未来重点任务将围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展开。首先需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内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优化投资结构,提升高质量供给能力。其次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补齐短板。最后要培育新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加大粮食和能源等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力度,兜牢民生的底线。

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成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优、效率最高。

其次,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政府必须当好“守夜人”,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在市场价格难以有效形成或出现异常波动时,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价格调控和监管。

第三,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不断增强市场发现价格、形成价格的功能,避免市场价格扭曲,让价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

第四,强化价格监测,发挥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的价格信息桥梁作用。这几年在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市场,国家发改委保供稳价任务繁重,挑战艰巨,压力不减。2017年发生的“气荒”以及此后每个供暖季的天然气保供稳价工作,这几年猪肉价格的波动剧烈,去年的铁矿石和煤炭价格异常,都以其鲜明的特色,考验着“看得见的手”的智慧。通过监测市场价格、研判价格走势、发布价格信息,既引导市场预期,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充分竞争、激发主体活力,又为政府调控提供决策参考。

第五,是进一步发挥好我国价格报告机构的市场预期引导作用。从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形成看,价格报告机构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国家提升价格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以上海钢联为代表我国价格报告机构快速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