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架和悬挑钢管架的优势及操作规范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称“爬架”)和型钢悬挑脚手架(简称“挑架”)是目前高层建筑应用的两种外架体系,优缺点看表格。

走道板、防护翻板采用防滑花纹钢板,具有高强度、绝燃、耐冲击经久耐用,底部均焊有方管加固,尤其适用于超高楼层大型建筑的外墙施工防护。内挑加宽走道板组合简单、强度高,有利于内侧间隙的减小,便于安全施工。

钢梁上每隔数层有斜撑,斜撑外围竖直面与钢柱平齐,斜撑与钢梁相交,因此密封翻板需进行分段处理,斜撑与钢梁相交处翻板盖到斜撑处即可。

由于斜撑与钢梁相交处不是每层都有,因此爬架设置3步翻板,至少保证有一步翻板与钢梁完全密封。

爬架在作业工况时设置两道两道附墙,爬架提升前,需等浇注结构拆模后,装上第三道附墙方可爬升。爬升完成后把底部附墙拆掉。

首次安装爬架需要对底部双排架进行拉结,水平间距4.5m,竖直间距3m,搭设爬架之前需要在地面拉设警戒线,警戒线m,并派专人进行值守,其它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拉结方式:在进行拉结时,应预先在结构板面预埋钢管,并用Φ48钢管把底部双排架与结构板面预埋钢管进行刚性拉结。

本项目爬架搭设平台(双排架)采用落地外满架,平台满架底部地面夯实并加设木跳板,每层与结构采用钢管拉结,拉结距离不超过6米,爬架组装并搭设3步后进行附着卸荷(见安装平台示意图)平台的强度要求为3KN/㎡,平台要增设防滑扣件,采用扣件、钢管φ48*3.0搭设,立杆纵距1.8m,横距1.5 m,步高1.8m,连墙为三步两跨。

平台由原防护架改造而成,离钢柱距离不大于200mm,平台宽度1.2m,外侧搭设单排防护,单排防护高度1.5m。如原防护架宽度不足,外侧搭设挑架。在小横杆下面每个小横杆下面有两根立杆,每根立杆一个防滑扣。爬架组装两层后及时附墙卸荷,有计算书所得,双排架所受载荷为3000N/m2。爬架提升后,方可拆除底部双排架。

本项目需要在安装楼层(2F)的下一层开始搭设安装平台,平台操作面在2层结构梁面下返200mm,需保证爬架底部翻板盖到结构梁上能完全密封;平台宽度1.2m(详见:附表)。

安装步骤为:搭设平台架并做水平调整→铺设龙骨板→安装下节导轨、竖龙骨、辅助竖龙骨→加辅助支撑杆及斜拉杆→水平钢性拉结→安装第二道龙骨板→安装第一道安全立网→安装第一道附墙件并卸荷→安装中节导轨、竖龙骨、辅助竖龙骨→连续组拼架体直到安装完2层各组架为止→连续组拼架体直到安装完3层各组架为止→连续组拼架体直到安装完4层各组架为止→铺设电源线→安装提升设备(进入运行阶段)。

在拆除每一步架体时(除底部外),可以将每步拆除的架体通过物料平台周转。在拆除最后一步架体时,用施工塔吊将要分离的架体整片吊装拉紧再拆除拉结连接件,拆除附墙件螺栓,将分离架体转到地面。

(1)爬架最上一个附墙件以上架体与结构进行逐层拉接加固,拉接点水平间距不大于6 米;对于不能采用拉结加固的部位采取钢丝绳拉结。

(1)根据总平面布置图各栋楼与塔吊的位置关系编制拆除顺序,每栋楼从1号机位开始拆除,确保每片的最后两个机位(靠近塔吊)必须一起拆除,吊点应牢靠,吊点的选择应保证架片整体稳定。

②由上而下依次拆除龙骨板。拆除下来的龙骨板和竖龙骨通过塔吊吊到地面。当最后两步龙骨板拆除前,安装好吊具,预紧起吊钢丝绳,用施工塔吊将要分离的架体整片吊装拉紧再拆除拉结连接件,拆除附墙件螺栓,将分离架体转到地面。本次底部的两步架体拆除不多于两个机位,每段吊运的机位相邻的网片拆掉,而要吊运的底部机位处的网片是不可以拆除的。而拆除下来的架体通过塔吊吊运到地面的架体平躺式放置。

1、爬架以一片为一个单元进行提升,在提升过程中,需要对爬架每个机位进行观测,检测其小电箱显示的荷载数据。如果有机位显示数据为异常,整个爬升系统就会报警或停止工作,然后对异常的机位检查,并且进行处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