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一种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外脚手架。随主体结构施工逐层爬升,也可随装修作业逐层下降。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主体施工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用料少,只安拆一次,爬升快捷方便,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高层建筑外脚手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根据外立面材料不同,分为传统钢管扣件式爬架、全钢模块组装式爬架。其中全钢模块组装式爬架在目前市场上占较大比例,本文主要以全钢模块组装式爬架为主,通过几个短片视频详细直观的了解其结构组成、安装、拆卸以及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架体的结构及深化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要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6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以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当使用型钢、钢板和圆钢制作构配件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普通螺栓可采用国家现行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的规定。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现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量主框架支撑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离墙间距根据项目特点深化设计。
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C10。
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一个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在使用和升降工况下都必须起作用。
防坠落装置必须是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严禁使用每次升降都需要重组的手动装置。
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除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应满足规范中对于制动距离的要求。
可调式卸荷限位支顶器在爬架平台提升过程中始终搭靠在轨道防坠档杆上,一旦因异常出现爬架下坠,则支顶器可即时顶住导轨内嵌的小圆钢,起到防下坠作用。因此该支顶器在爬架平台使用工况即起到卸荷作用,在爬架提升工况又同时起到防坠作用。
如果结构外围不考虑装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主体结构封顶后进行高空解体;如果结构外围需考虑装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开始下降,下降至起始楼层时再解体。
图解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得少于两个或应采用弹簧垫片加单螺母,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应少于3扣,且不得小于10mm,垫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
图解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完毕后,必须安装附墙装置,若不能及时安装,可安装临时连墙件加固架体,待条件许可后,更换为附墙装置。
图解防坠装置应具有防尘、防污染的措施,及时检查和清理防坠器的弹簧等部件,保证装置灵敏可靠和运转自如。
图解预留穿墙螺栓孔、附墙支座、预埋件应垂直于建筑结构外表面,其中心误差应小于15mm。若结构外表面平整度不够,可增加垫块解决。
图解搭设爬架之前,需要在地面拉设警戒线m,并派专人进行值守,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图解提升或下降时,无障碍物阻碍爬架的正常爬升,爬架走道板上无建筑垃圾、设备等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