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内宏观环境、国际俄乌形势等因素对制造业的经营与管理产生着持续性的影响。
公司下游95%以上为水司客户,行业的招投标开展主要与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订单落地进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故报告期内受多种因素影响,2022年行业需求总体减少或释放滞缓,招标延后,阻碍公司展业。部分地区工程停滞对公司在手订单的产品交付进度与收入确认周期也产生较大影响,总体业绩规模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
同时,报告期内成本端与市场端对公司利润造成两头挤压。供应方面,全球贸易争端使芯片、电子元器件等生产物料供应大受影响,铜、铁件等原材料价格全年同比仍处于高位,且由于公司价格结算机制,成本反映存在一定滞后性;市场方面,报告期内,行业同质化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主流产品NB-IoT智能水表均价同比下滑7.00%-8.00%,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495.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4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638.7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30%。其中,智能水表实现销售收入92,882.11万元,同比减少5.33%,占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2021年增加2.49个百分点。
面对2022年的不利环境,公司未停下脚步,始终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降低影响。“内功”与“外功”同修,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做好前瞻性研究与新产品布局,进一步构筑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增强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年约因素逐步消退,第四季度行业需求逐步回暖,全年来看,公司仍取得不少成绩:
2022年6月,公司新厂区顺利取得《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书》,并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正式启用。作为募投项目实施主体之一,公司的生产能力、研发实力与经营效率都被推上新的台阶,以崭新的面貌开启全新篇章。
同时,作为行业标杆企业,得益于领先的科研和产品创新能力,报告期内荣获首批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表彰。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司坚定走卓越之路,坚持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于12月成功荣获宁波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项——2022年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奖。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团队积极克服外部影响,奋力开拓市场、努力争取,做好客户沟通。招投标方面,在上海、天津、北京、贵州、福州、湖州、宁波、桂林等多个重要市场成功中标各类千万级表计项目,在广东粤海水务、中环保水务、成都环境水务、中铁水务等多个大型集采项目把握机会,在农改水等县域水务市场下沉突破,取得重要成果;同时,在智能2.0及新产品上全力推广,报告期内,智能2.0水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60%;国际市场方面,公司紧跟国家号召,集中发力,下半年“海外抢单团”走出国门全面开展线下业务交流洽谈,吹响全球布局冲锋号角,全年外销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1%。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推进智慧水务新业务板块项目铺设:签订智慧水管家、工业供水长输管线监测预警等智慧水务项目合同;完成或跟进供水管网建设、管网分区、漏损控制、高校节水管理、管道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建设等相关智慧水务项目,及非开挖修复、管道带压检测等工程类项目,以全方位产品构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模式。
此外,随着产品结构变化、客户服务质量要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积极打造服务网点建设,在满足募投项目网点布局外,结合相关区域业务拓展情况与下游需求,扩大响应布局、成立机动小组,构筑宁水特色销售网络,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2022年,公司持续聚焦技术研发与转化,降本优化传统核心产品、推进新技术研发落地,并牵头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产业进步。
于传统业务板块,公司聚焦智能1.0及2.0产品的迭代优化,争取降本空间,或是针对城乡一体化、农改水等特定市场进行优化产品的研发批产,其中公司“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水表项目”荣获“浙江省工业大奖”;于新业务板块,公司引进带压检测设备、探漏相关仪、高频压力传感器等多套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同时加快新产品技术的研发落地,不断引领市场推陈出新。
针对中小客户,新一代水务公共服务平台“宁水智云”将表计管理、管网检测、计时系统、水力模型、工程派单与收费等模块整合到平台中,供客户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化选择;针对大型客户,面向特定漏控需求,提供从管到网全过程分析,并定制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申报“集成水质多参数微纳传感器的智能水表产品化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水务终端数据监控仪”入选“2022年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名单;“高精度多声道超声水表DMA分区计量管理系统”项目荣获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基于智能水表的智慧水务大数据应用”成功入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评选的“2022年100个移动物联网应用典型案例”。
随着新业务版图布局逐步完善,架构逐步完整,集团公司进一步优化各项技术资源与创新体系:带领子公司协同发展;推动博士后工作站成为创新工作加速器;继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与宁波大学后,再次与中科水研成立联合开发实验室,产研结合,在智能水表开发和智慧水务的建设方面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为推动产业核心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为引领产业全方位转型升级提供完备、标准化的技术指导,公司始终重视各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各类专利128件,申请软件著作权23件,获型评报告及证书40份,发表科技论文26篇;主持或参与4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尤其在电子水表及新一代多参数水表方面,作为“十四五”重点方向,公司牵头全面启动相关研发难点攻坚工作,推动行业标准化良性有序发展。牵头制定的行业标准《带电子装置水表技术要求》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于2022年11月1日实施;牵头制定的中国计量协会水表行业团体标准《电子显示水表测量特性修正技术规范》于2022年12月20日正式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保供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员品质意识,定期进行内部工序、产能及生产周期的梳理,提升生产效率。
随着新厂区的落成搬迁,公司做好工作部署,围绕规划需求、设备规划、基础建设、设备安装、人员配置、生产布局等展开工作,推动自动化生产能力迈上新的台阶;对老厂区也同步改造升级,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安全生产。5月,公司编写的《宁波市水表检定数据管理系统在“二检合一”改革实施中的应用》入选省市监局“数字计量案例汇编”。
公司供应商队伍不断优化,并持续完善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供方价格策略,细化采购规范,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趋势推动,水务表计行业合作模式逐步呈现新业态。2022年,公司加强上下游协同合作打造新的市场动力引擎,推进产业模式突破。
为加强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与业务布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