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报警方式单一,仅限于电话、手机等方式,拨号、电话线路传输速度较慢,报警手段明显,且很容易被打断阻止,无法报警,导致医院保安人员未能及时出警。
医院流动性大、开放性强、人员素质高低不一,随时可能会发生威胁医院人员生命安全的事情,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医院的一些人员出入较少的角落;虽然目前大部分医院已基本安装了闭路电视监控,但如遇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恶意袭击、病人突发状况、火灾等,并不能快速自动弹出报警点视频,无法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各系统很难实现联动集成。
2021年,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为医患双方营造良好诊疗环境。
《指导意见》指出,此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医院安保组织更加健全,医院安全管理制度更加规范,风险预警机制更加高效,应急处置机制更加完善,逐步构建系统、科学、高效、智慧的高水平医院安全防范体系。
医院应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完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和电子巡查系统,并实现系统间互联互通。医院要设置安全监控中心,对本单位技防系统的安全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医院内公共区域、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医院门卫室、各科室、重点要害部位要安装一键式报警装置,并与医院安全监控中心联网,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通知保卫机构和保安员,迅速现场先期处置。
医院要积极应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布建智能安防系统。各地要结合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要求,进一步加强医院和公安机关数据共享,实现智能治理深度应用,构建医院及周边全域覆盖的安防合成化体系,最大限度防范预警危险因素。各地公安机关、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要精准赋能提升医院安保能力,打造一批智慧安防样板医院,提升安保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
该政策给医院安防建设指明了方向,现代化的医院建设不仅代表医院的先进性和高档次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为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良好安全有序的医疗环境,促进整体医务水平的提高。
在医院的安全防范系统中,有效预警,快速接警,及时出警,是医院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快速介入事态,遏制事态向严重方向发展,除了视频监控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紧急安全求助报警系统,这一系统在医院安保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紧急报警装置“安静”地守护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只要有人员触发,便可迅速报警、及时进行视频联动,确定位置,及时出警,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反应时间和速度非常重要,处理的时间越短,就更有利于维护现场的安全和秩序。Xinsec IOT一键报警系统是基于LoRaWAN、物联网技术上集报警定位,联动视频、自动弹出报警定位告警等功能,通过一键式触发,简单快捷,迅速报警。
1、特别是在门诊部、住院部需要安装一键报警设备,防止病人之间或者病人与医生之间发生矛盾演变为暴力事件。
2、在医院的门诊排队叫号系统上也应该加入一键报警系统,防止病人之间因排队问题引发的矛盾演变为暴力事件。
3、一键报警系统不止适用于医护人员,同时也可以用于患者们的自主安全求助;在病房对讲系统中加入一键报警,从而进一步快速保护病人的安全。
医院科室众多,一键报警系统应该支持医院自主建立安全求助点,分科室管理,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求助时,按下一键紧急按钮,即可快速响应,准确定位,在维护医院治安秩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报警触发时,医院安保中心必须第一时间能在电子地图上看到实时显示报警点的相关信息,例如详细的报警位置、报警类型等,还可联动到现场的视频监控,快速掌握事情发展动态。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安保中心的人员调度和应急指挥工作效率。
医护人员表示,遇到突发情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按下一键报警装置,安保人员就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很大程度上让医务人员和患者感受到了安全感,从而使医院创造更加安全,有秩序的环境。
虽然说医院安装一键报警器不能阻止恶意袭击/火灾等事件发生,但是在突发的关键时刻,相对于医生/患者扯着嗓子“救命”,一键紧急报警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通知到医院安保人员,更能震慑暴力的犯罪分子,从而进一步保障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安全。
医院安全工作关系医患双方,构建和谐的医疗安全任重道远,深层的社会问题,需要慢慢去化解,但很多具体的安保措施,是可以立刻着手去做的。医院最先需要的是可以阻挡攻击和伤害的基本安保措施,营造一个让医务人员与患者安心的医疗环境,促进整体医务水平的提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