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动的楼体装饰物、楼内充电的电瓶车、敞口的马葫芦|看到身边的安全隐患你咋办?

原标题:晃动的楼体装饰物、楼内充电的电瓶车、敞口的马葫芦|看到身边的安全隐患,你咋办?

当你看到楼外装饰物随风晃动、摇摇欲坠时,当你看到路面马葫芦开口或出现深坑却没有警示时,当你发现有人在居民楼内为电瓶车充电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选择离开还是在危险处设置警示,或者立即拨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

日前,记者接到市民李女士反映,她居住的爱建设区一个高档小区内有一栋高层楼外墙体的一根长达十几米的装饰物上端出现晃动,风大时摇晃得愈发明显,她立即通知小区物业人员。物业人员也随即在周围设立警戒线,并贴出“此处危险、禁止通行”的通知。

记者次日闻讯后赶到该小区,结合照片背景,在现场找到了该装饰物位于2号楼和3号楼之间,初步确定是在15楼与16楼之间的一根长达十余米的竖条装饰物。但是现场晃动的装饰物已经不见了。

记者来到该小区物业站,物业人员确认是他们小区内的事:“当天晚上,维修人员就把险情排除。我们也欢迎业主如发现类似的安全隐患及时告知物业公司,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6日17时许,香坊区电碳路一个小区内10号楼6楼一位居民在家里为电瓶车充电,导致发生火灾,幸好没有人员伤亡。

但是事故发生后,记者了解到该小区同一单元的居民曾多次发现6楼居民在楼内为电瓶车充电,并知晓国家应急管理部已经发发布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按照规定8月1日起,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另外该居民还了解到楼内的防火设施也形同虚设,消防栓也没有水。

7月31日,在南岗区国庆节26号门前出现一深坑,附近许多居民都看到了,但是谁也没注意,直到有一位8旬老人在此跌倒骨折,才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经过记者采访报道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将此处深坑填平,目前隐患已经排除。

记者就此采访了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教授曲文勇。他说,“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这也是市民社会公共意识和素质的体现。看到高空晃动的装饰物摇摇欲坠、敞开口的马葫芦后仅自己躲开是不够的,接到居民反映,有人在楼内为电瓶车充电而不去制止,这样的物业单位也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应该时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无论是居民个人,还是公企单位,需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预防在先永远好于事后补救,不要做事后诸葛亮。”

日常生活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市民应该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直接拨打城建热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